漢寶德教授推薦序- Preface by Professor Han Pao-Teh

「裝飾藝術」是從人類懂得利用外物來裝飾自己時開始發展,可以說是人類文化中最早發展的藝術形式之一。在許多考古遺跡中發現,古人所佩帶的石珠與蚌貝等佩戴性飾物,即是人類最原始的珠寶首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貴族社會的瓦解、工業社會的發展、中產階級的崛起,促使珠寶首飾普及於平民;至此,裝飾藝術才逐漸演變成「珠寶藝術」,才有比較單純化、生活化、實用性高的藝術風格,市場導向高不可攀的天價珠寶首飾,實難以被市民們接受。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許多大藝術家,均精通珠寶設計與製作,視之為最佳藝術訓練;因為珠寶首飾基本上就是一件「微形雕塑」或是「可以配戴的雕塑」,其中包括了立體造形、色彩質感、工藝材料等學問,絕不是單純的「雕蟲小技」。此外,珠寶首飾在人類生命的重要時刻,扮演著人與人之間,傳遞真情與祝福紀念的最佳媒介;現代人受珠光寶氣、價格昂貴的印象影響,往往忽略掉珠寶首飾本身所隱含的情感意義,以及其存在的高度藝術性價值。

陸客來台觀光消費選項第一特產(鳳梨酥及茶葉)、第二珠寶首飾、第三精品名牌;以單價計值,不難推估珠寶產業極高的經濟產值。囿於臺灣珠寶產業長年以「微型化、家庭化」為發展型態,加上現行教育體制中並未設立專門的珠寶智能系所,傳授專業的知識及技術,多重阻礙限制,導致新生代不得其門而入,接續人才嚴重短缺,直接威脅臺灣珠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臺灣珠寶藝術學院以「孕育臺灣珠寶設計師品牌」及「創新中華珠寶藝術形式」為宗旨,專業技職教育補強人才育成缺口。順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政策推動,以及兩岸經貿自由化的市場優勢,積極開拓臺灣珠寶產業的「學術性、科技性、藝術性」多元競爭力,扶植儲備產業承續人才,增進臺灣珠寶業「藝術化+國際化」的升級實力。

58fe362b-f8b5-4215-8ae7-a01260ca355c

已故生活美學大師/建築大師
前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