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設計原則-焦點

期刊發表:2018.11/珠寶世界86期p.50
文:臺灣珠寶藝術學院盧春雄老師

珠寶設計系統,是指從事「設計結果、設計元素、設計過程、設計原則」為架構的珠寶首飾造形活動。本章節將接續探討「設計原則」中的「焦點(Focal point)」這項審美原則。

焦點,在幾何光學中有時也稱為「像點」,是源頭的光線經過物鏡後匯聚的點。如同陽光透過放大鏡投射聚焦之點。然而,在造形設計上的焦點,講的是概念上的點,在實際空間上的一個範圍,設計上又被稱為「注目性」,意指最吸引、刺激視覺關注的部位,也就是「對比形式」中的「強調」。焦點現象,通常產生在造形設計上一個「較集中」或「較小」的區域範圍,能夠很明確地被收歛的就是「對焦」,如果未能良好的匯聚就是「失焦」。

掌握人的視覺觀賞邏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人類的五大感官系統。其中,發展成為主流藝術型態的只有「視覺」與「聽覺」兩大系統。而觸覺的發展雖不具體,卻一直潛藏在視覺與聽覺藝術形式之中。視覺則獨佔了約80%的絕對比重,所以人經常在使用「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過程中,很自然、很本能的,會不自覺地閉上雙眼以降低視覺的干擾,進而提高其他感覺系統的感受能力。既然,視覺感受強佔了絕對比重,那麼理解視覺的觀賞邏輯,就值得我們深入探討。以下針對幾個較容易被視覺注意的案例,列舉補充說明,幫助您更精準地掌握住「焦點」這項設計原則。

「形體(物體的形狀和實體)」的式樣,通常由「虛、實」構造區分。實體則由「點、線、面」所構造,虛體是指「鏤空面積和涵蓋面積」所構成。實體積中的「面」,最容易吸引視覺,很自然成為焦點;另外,點的集合、線的集合、點和線的集合,皆可構造成為面的條件。形狀的中央,或者形體的重心,也很容易被人視為焦點。動態和靜態,變動因素很自然吸引眼睛的關注成為焦點。高低或上下者,以高上者容易成為焦點。遠近又以近距者為焦點。成熟、完整或完美也容易成為視覺的焦點。鮮艷明亮的色彩,誘目性高容易引起注意成為焦點。極端反差者,也容易形成焦點現象。看人容易先看臉部,看臉則自然會觀看眼睛。觀看動物時,通常會先看動物首級或關鍵動作。觀賞一株花卉時,通常會選擇先看花冠或花蕊,卻不是葉和莖。

焦點使設計更言之有物

在珠寶首飾設計中,應用對比形式產生「基調」和「強調」,強調形成焦點,用以彰顯珠寶首飾被注目的部位,焦點原則使珠寶設計更加言之有物。項鍊設計造形之頸圈為圓,故以360度乘0.618等於222.5度,360度周角減去222.5度求得137.5度鈍角,將137.5度鈍角置於胸口中央,其範圍即項鍊的黃金展示區。手鍊造形以佩戴在手腕上,展現在手背正中央之部位為焦點設計原則。戒指造形之戒圍圈和項鍊頸圍圈同樣也是圓,將137.5度鈍角朝上置,以手指背部中央點為準,其範圍即戒飾的黃金展示區。胸針和耳飾之造形,設計原則以首飾造形之中心點或重心點為焦點。

焦點搶眼,亮點攻心

焦點搶眼,亮點攻心。亮點是令人感動、會心一笑的創意巧思。什麼樣的創意巧思,最容易引人心動,關鍵是利用「共識」產生「共鳴」。珠寶首飾是「寶物、飾物、情物」。珠寶首飾設計的創意,在材料質感上的巧妙搭配,在結構形式上的相融契合,在題材內容上的美好愉悅。創意也是一種巧思,契合心理及生理需求而生,是一種驅動生命的能量。創意是要超越界限,跳離現有框架,重新定義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找出事物間的相關性,或是相反特質,將既有的元素打破,拆解,增刪後,再重新組合,以呈現全新的風貌、功能或是意圖。創意建立在【真、善、美、愛、新、好、便、利、妙、巧、趣、喜、奇、特】等正向有價之用意、心意、涵意之上,仰賴珠寶設計師的慧眼才調創造展現。

焦點設計原則,是從造形設計上掌握整體之核心,抓住本質,突出重點。珠寶首飾造形設計之焦點,更常設置「主石」,與之相互輝映,有助於人類視覺感官(感覺和感受)之刺激反應,成為珠寶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