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賽介紹:
由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原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國家珠寶玉石品質監督檢驗中心,以下簡稱「珠寶國檢」)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寶協」)共同主辦的「印·珠寶首飾設計與製作大賽」(以下簡稱「印·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屆,伴隨中國珠寶行業的發展走過了25年的歷程。印·大賽堅持守正創新,在行業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幫助下,共同淬煉出「原創中國、精工佳作」的辦賽宗旨。
1998年,由珠寶國檢和中寶協聯合主辦,潮宏基品牌冠名,周大福、菜百、老鳳祥等零售品牌和全國高校積極參與的設計大賽,開創了行業有組織的發現、培育、推廣中國原創設計和設計師的先河。2007年,仍由珠寶國檢和中寶協聯合主辦,寶怡、星光達、緣與美、周大生等25家製造業和零售業頭部品牌發起,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部門批准的製作大賽(國家賽),開啟了在珠寶首飾製造行業培育大國工匠的序幕。2012年,設計大賽和製作大賽合併,以「印」為大賽永恆主題。
「印·大賽」前後走過了25年的歷程,發掘了東方文化原創設計師,培養了中國本土能工巧匠,影響了國際同業對中國原創首飾文化的評價,同時也引領了對行業的升級與轉型。印·大賽既是中國珠寶首飾設計人才輩出的搖籃,也是將中國珠寶首飾製作技能推向世界技能競賽舞臺的雲梯,更是以中國文化賦能中國品牌,服務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產業資源創新型平臺。
大賽主題:
永恆主題—「印」,大賽25年的歷程,烙印著珠寶人的奮鬥,也烙印著珠寶文化的演進,成為永不磨滅的印記。
大賽日程:
- 2022年10月25日:大賽啟動徵稿。
- 2022年11月20日:作品徵集截稿※實體紙本+電子檔皆須寄達。
- 2022年12月1-10日:通過網路進行社會面公開投票。
- 2022年12月10日:專家投票。
- 2022年12月(具體日期再通知):獲獎作品於頒獎典禮公布結果。
參賽對象:
院校設計專業學生、企業設計師、獨立設計師、社會設計愛好者和企業品牌創作集體及社會跨界人士均可參賽。
報名方式:
- 大賽組委會在珠寶國檢官網www.ngtc.com.cn、中國珠寶行業網www.chinajeweler.com及珠寶國檢微信公眾號發佈參賽報名表,參賽者可自行下載,組委會也會向各院校、企業和設計師發送參賽報名表。
- 參賽者須將紙質報名表及圖稿以郵寄方式遞交至組委會,同時將電子報名表發送至大賽組委會郵箱。
- 珠寶首飾成品參賽請與組委會溝通遞交方式。
→報名表下載
參賽組別(三大組別):
- 品牌文化組
- 博物館文創組
- 跨界設計組
其中,「品牌文化組」分設5個小組:黃金組—菜百傳世 耀印東方、鉑金組、天然鑽石組、彩色寶石組、珍珠組。參賽者可以提交設計圖稿或製作成品進行參賽。
獎項設置:
設計作品每組別各記分選出金、銀、銅獎各1名。整屆賽事記分選出單項獎16個。頒發獎盃、證書及其他獎勵。
另設單項獎:
1. 古典時尚創意獎:源自於古董珠寶和對古董珠寶的延伸性的設計。
2. 工業時尚創意獎:針對於工業化造型和機械感較強的時尚設計。
3. 科技時尚創意獎:將科技元素運用到造型設計中或者智慧化運用在設計作品中的體現。
4. 吉慶文化創意獎:對婚慶文化、節氣文化、祝壽賀禮等吉祥文化的創意設計。
5. 生肖文化創意獎:以傳統生肖文化為底蘊的創意設計。
6. 自然文化創意獎:針對于天地萬物等自然存在事物的創意設計。
7. 非遺文化創意獎:將非遺和文化創意相結合的首飾設計。
8. 解構藝術創意獎:對造型結構的拆解和重新建構的創意設計。
9. 裝置藝術創意獎:將人體、空間、構成、材料等體現在可移動、可穿戴的首飾創意設計。
10. 國粹藝術創意獎:圍繞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的創意設計。
11.傳統工藝精工獎
12.工藝創新獎
13.花絲技藝獎
14.琺瑯技藝獎
15.鏨刻技藝獎
16.鉑金工藝獎
參賽須知:
- 參賽作品須圍繞和體現大賽主題「印」進行創作。
- 報名參賽概不收費,每位參賽者最多可提交3件(套)作品,並擇優而選。
- 每件作品必須單獨填寫一份《報名表》,並將報名表電子版發至大賽組委會郵箱,郵件命名格式為「印大賽+企業(院校)+姓名+作品組別及名稱」。
- 圖稿參賽具體要求:
1. 設計圖稿為手繪圖稿或電腦3D列印圖稿。格式統一以jpg,圖片解析度300DPI或以上,背景底色統一為白色,沒按規定提交的設計圖稿視為無效。
2. 設計圖稿可選擇包含四邊圖(立體、正視、側視及鳥瞰圖),但每份參賽作品只限提交一頁單面A4尺寸的設計圖297mm×210mm;不論作品包含之首飾件數或表達角度;將設計圖稿裝裱在尺寸為250mm×350mm的硬紙板上。
3. 設計圖稿請注明作品名稱及設計理念/構思,但不得出現參賽者姓名或其他標記,否則視為無效。
4. 所有遞交稿件不予以退回,參賽者請自留底稿。 - 成品參賽具體要求:
1. 參賽成品需將成品照片和報名表一起發至郵箱。
2. 報名表請填寫清楚作品名稱、設計理念/構思及工藝描述。
3. 參賽成品須做好安全保護措施,若在遞交或快遞過程中產生損壞,秘書處概不負責。
4. 參賽成品在打分結束後,請參賽方自行取回;如需快遞,與大賽秘書處商定。 - 參賽作品需在徵稿期內提交,逾期不予以受理。
參賽作品智慧財產權及保護:
- 參賽者/參賽單位必須保證其參賽作品原創出處,不得一稿多投(即:在本次參賽外,並未參加任何賽事活動,及未在任何報刊、雜誌、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過)。若參賽作品涉及版權、專利或因其後宣傳所產生的侵權糾紛,組委會秘書處無需承擔任何法律及賠償責任,其責任由參賽者/參賽單位自行負責。組委會秘書處有權在賽事任一階段取消其參賽資格,其所獲之獎項必須予以收回,且進行社會公示。
- 獲獎的參賽者/參賽單位享有作品的著作權。
- 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有權收錄所有參賽作品的圖片、文字等相關資料以作宣傳活動之用,對入圍作品相關的影像權、展示權、版權及獲獎作品的獨家宣傳推廣及商業開發權歸活動組委會秘書處所有。秘書處宣傳用必須注明參賽者/參賽單位,以保護參賽者/參賽單位原著作權。
- 參賽者/參賽單位負責申報參賽作品的智慧財產權確權。
- 本次大賽所有參賽者/參賽單位均視為已閱讀並認同大賽規則。未盡事宜,組委會秘書處有權跟進修改。
- 大賽組委會秘書處對本次大賽保留最終的解釋權。
組委會聯繫方式:
- 連絡人:
廖子慧 010-58276026 郵箱:ngtczhl@163.com
湯 嘉 010-58276025 郵箱:1339486574@qq.com
楊勝楠 13701304414 郵箱:jdc-bds@139.com - 圖稿、成品寄送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三環東路36號環球貿易中心C座2116室/收件人:印·大賽組委會秘書處。
- 參賽者如有疑問,請及時聯繫大賽組委會秘書處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