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設立宗旨

設立宗旨

 

  臺灣珠寶藝術學院以「孕育臺灣珠寶設計師品牌」及「創新中華珠寶藝術形式」為設立宗旨。組織定位為「珠寶專業智能」產學技職教育機構,以「傳承」為首要任務。
 
  順應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政策輔助,以及兩岸經貿自由化的市場優勢,積極開拓珠寶產業「學術性、科技性、藝術性」之多元競爭力,扶植儲備產業承續人才,增進臺灣珠寶產業「藝術化+國際化」的升級力道。

 

珠寶,最具外銷潛力的文化創意產品。

  外銷,締造了臺灣的經濟奇蹟。是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當以「出口」賺取外匯為導向,應用文化的軟實力,傳播臺灣價值行銷國際,以「文化輸出」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方針,方是富國強民之策。
 
  珠寶產業,綜跨了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所訂立的16大範疇之「工藝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產品設計產業」三大類項。此外,在「工藝產業」項下的16個行業類別中,珠寶產業更具體囊括了13個類項,顯示出珠寶產業所涵蓋的龐大經濟規模、極佳的乘數效益與就業機會。
 
  契合亞洲新興市場的崛起帶動,「珠寶產業」是臺灣最具外銷潛力的文化創意產業行業類項之一。除此之外,接續中國之後的經濟高成長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韓、印尼、緬甸、墨西哥、土耳其」,各國更是蓄勢待發,無疑成為臺灣珠寶產業的未開發市場,商機無限。
 
  有鑑於此,本院致力「產、官、學、勞、研」各界優勢之整併,應用組織發展效能,對外積極爭取國際珠寶事務參與,對內則呼籲當局振興台灣珠寶產業,正視珠寶技職引帶的就業機會,以及產業引創的廣闊邊際效益,強調「珠寶」是「藝術」,主張給予珠寶創作者應有的藝術地位。

 

學習專業,成就事業;職業導向,學以致用。

  人才為產業之本。臺灣珠寶業長年以「微型化、家庭化」型態發展,加上現行教育體制仍無專門之珠寶智能系所,教授專業知識技術,產學教育傳承缺口,導致故步自封,新生代不得其門而入,接續人才嚴重短缺,威脅臺灣珠寶產業的長期競爭力。
 
  學院創設「珠寶交流服務平台」,消除珠寶行業之隔閡與限制,藉由教育的力量,為臺灣珠寶業「育才、引才、留才」,俾利整體競爭力向上提升。下列為本院現階段主要任務:
  1. 辦理珠寶之「學術、科技、藝術」推廣教育及展演活動。
  2. 從事珠寶專業、設計知識、工藝技術、管理經營之人才育成。
  3. 贊助或獎勵支持珠寶專業升級之創新與研發事務。
  4. 發展珠寶專業智能之「研究、著作、出版、發表」。
  5. 提倡有利臺灣珠寶產業發展之政策。
  6. 設置珠寶職能「資訊、資源」之交流共享平台。
  7. 爭取國際珠寶事務活動參與,提高臺灣國際能見度。
  8. 倡導珠寶之正向價值,增進民眾喜愛認同珠寶首飾。
  9. 孕育臺灣珠寶設計師品牌。
  10. 創新中華珠寶藝術之形式。